2011年7月3日星期日

股票上市由交易所核准请先取消证监会发审委

股票上市由交易所核准请先取消证监会发审委2009-10-28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股票市场不能市场化,关键在于上市公司不能实现市场化。由此引出一连串的非市场行为,定价扭曲、借壳盛行、交易所成为证监会的应命机构,而证监会掌握监管大权与市场资源。    改革正在进行。10月26日,证监会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草案)》(下称《规定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增加了中止、恢复审查的具体程序,并将原试行的规范性文件上升为规章并将以主席令形式发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删除了原《证券法》第四十三条、第五十七条规定的证监会可以授权证券交易所核准股票上市、暂停或终止股票、公司债券上市的规定,改由证券交易所直接核准或决定。    证监会强调改革是因为法律原因。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取消了我会对证券交易所核准股票上市的授权规定,改由证券交易所直接作出决定,不纳入我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2007年国务院第四批行政审批清理取消了对封闭式基金的上市核准事项,改由证券交易所实施自律管理。”    法律的背后是市场的要求,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机制到了必须进行根本改革的时候。    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全面官僚化。公司上市审核、退出权力掌握在证监会手中,证交所名为会员制的独立法人,实际上成为证监会的派出机构,从人事安排到任命基本操之于证监会之手,因此证交所的市场气息更少、而衙门味道更浓。    按照2001年周小川先生任职证监会主席之时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是指依本办法规定条件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证券的集中和有组织的交易提供场所、设施,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职责,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其职能包括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对会员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设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等,而现在证交所安排证券上市的权利被证监会抽空,证监会拥有公司上市审核权,既当守门员又当裁判员,而证交所则成为监管会员与上市公司、提供证券服务的法人。    如此一来,上市不再是交易所主导的市场行为,而成为证监会主导下的行政性资源配置行为,什么时候安排上市,安排大型还是小型公司上市,给予上市公司什么样的溢价,不再是上市公司根据市场价格的主动行为,而成为证监会的行政审批行为。甚至在市场下行之时,证监会可以屡次暂停市场的融资功能。    难道上市公司是市场白痴,必须由证监会越俎代疱决定公司的上市时间?其实质是,由于上市资源受到控制,作为稀缺资源存在天然溢价,由于一级市场存在无风险收益,争取上市权成为公司低成本获得社会资金的圈地大战。大型公司上市吃肉,中小型企业上市喝汤,各有所得,上市所需的潜规则成本通过股票市场得到了弥补。    证券交易所是个会员机构,设会员大会、理事会和专门委员会处理各种上市、自律监管事宜,同时可以发放权证等金融衍生品,其核心在于,一是会员制所形成的民主决议体制,二是交易所作为赢利机构行为市场化,交易所本身的上市等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交易所即便充满行政色彩,将来也可能上市,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上市权之所以收归证监会,有可能担心交易所缺乏自制力,交易所主导的权证市场让人胆战心惊。但收归证监会就没有寻租弊端了吗?事实上,从王小石案等案例可以看出,证监会发生的寻租案件主要集中在发审委等权力部门。可见,权力回收并不是杜绝寻租的关键,真正的关键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以及严厉的监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面对权证创设的乱象,证监会认为是交易所的事对投资者的质疑不予置答,对于长达两三年的停牌也安之若素,偏偏对于上市权力的索取坚如铁石。真的是因为交易所不甘上市审核与监管的重托吗?    新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草案)》必须明确、坚决地将上市发行权转回交易所,而不只是名义上的转交,首先就要取消发审委,或者由交易所组成发审委,这是衡量上市权力是否下移的风向标。试想,上市权都下移了,证监会养着吃闲话的发审委干什么?    证监会举出了一系列数据证明取消行政审批的功劳——截至2008年底,资本市场现行有效的法律文件420件,其中,自《试行规定》实施以来,制定和修订的法律文件355件,占全部现行有效法律文件的85%——2003年“证券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核准”等7项原行政审批项目分别移交给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行使自律管理。但各地证监局上市公司高管、独董培训如火如荼,又是怎么回事。    希望上市权下移能够言出必行,使法律获得尊严。毕竟,这是中国股市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注:关键的改革总算听到了雷声,最乐观的估计,要过几年才能下雨。   昨天提及龙应台的著作,抱歉,套句官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提供给各位。   虽然提到了很多阴暗面,但我并不悲观。因为历史上的黑暗看得太多,大循环因果相连。民国的笔记中,江南富庶地区卖儿鬻女层出不穷,苏青的散文里无意间道出她老家宁波的惨状,母亲生下孩子几天就把孩子送进育婴堂,自己当奶妈赚钱。育婴堂里的孩子十死一生。极端的贫穷,会泯灭人性。现在宁波是富庶地区,尽管当地产业遭遇瓶颈。   新的选举制度,政府赔偿机制,陆续出台,广州公开财政预算,公共财政艰难前进一大步。现在关键不是没有法律,是法律成为婢女,没有尊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