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已被应用于200多项工程,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几十亿元的科研成果“弦线模量”,却因无专家愿意为其鉴定而让在它问世39年后的今天仍然未能得到官方的权威认定和推广。(见9月4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相关专家愿意屈尊,开个鉴定会,为这个“弦线模量”鉴定一下,即使你们得出的结论是它不具备科技创新,不能进入《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那大家都无话可说,可是,你们干脆采取驼鸟政策,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连开个鉴定会都不愿意,这算是咋回事? 如果这个理论真的一无是处,那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是咋回事?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某些学术当权者已经沦为地地道道的学阀!而且,这种新理论已经对他们赖以生存的旧理论的地位构成了威胁! 中国的学术界,问题多多,已经沉疴之势:创新不足、水平低下、学术腐败……都是有目共睹的。个中原因很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体制问题,也有素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已形成许多“山头”、“地盘”,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山头”里又盘踞着大量的学霸、学阀,充当着“山大王”。 学阀们唯我独尊,绝不容许任何人反驳他,在最明显的事实面前也绝不认错,他永远不会犯任何错误,将自己打扮成道德上的完人和学术上的圣人;他们独享学术盛宴与国家资源,不容他人染指,对胆敢闯入者以无情的打击,甚至不惜动用非学术手段;他们占据学术领域的某一个席位,拥有不少师友门徒,在学术上搞关门主义,在门派上搞“山头主义”,排斥异己,用非学术手段剥夺异己的发言权;他们热衷官场,左右逢源。一些学阀,他本身就在官场上混。因此,这样的学阀既是官僚,又是所谓的学者。 学阀把国家的资源当作自家的小金库,把学术界当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中只有个人利益,全然不顾国家利益,学术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无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学术中人一旦沦为学阀,可以说就告别了学术,成为了学术发展的的罪人。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连年增长,而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却连年下降,从1998年的第13位到2003年的29位。面对这个耻辱,学阀们,你们应该忏悔! 毛泽东在新民主革命时代曾大批革命队伍中出现的“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看来在今天,清除学术发展的障碍,也要敲敲这两种“主义”的丧钟,搬掉一些高高坐在学术殿堂,扼杀学术自由的学阀。 相关链接:/content/2006-09/04/content_.ht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