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星期日

我与华为的故事之十一

   今天先给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前天出版社给我打电话,说第三次印刷的《华为的世界》已经基本售罄,正在准备第四次印刷。这次他们决定大胆一些,加大印量。要知道,这本书11月初才面世;吴建国老师和我对这本书都很有信心,我们觉得我们长达一年半的心血一定会被大家接受,但是我们觉得这本书是需要大家去慢慢体会的,不太可能一下子就热起来。现在看来,读者的热情真是让我们感动,我在此也谢谢大家了!   我在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要写就写一本给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们看的书,而不是像某著名管理类杂志主编说的那样,只看老外写的书。难道我们中国人就写不出好的管理书吗?为什么言必称欧美呢?中国的经济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也正在产生一批世界级的企业,这里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可以研究,为什么很多人却视而不见,非要去研究那八杆子打不着的西方企业呢?   昨天和原亚信的创始人之一、现普元软件董事长刘亚东博士聊天,我问他你在回国创业之前在美国都读到博士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吃苦呢?他瞪大了眼睛对我说,国内多精彩呀,你在美国再怎么努力,你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呀?同样的道理,在中国无论是研究企业还是研究管理的,如果不把中国主流的企业研究清楚,如果你自己没有创新的东西,你就永远也不是中国的主流。   在写书之前,我们也想了一个书名叫做“华为在路上”(NowaybutHuawei),后来觉得不能够完全表达出书的全部信息而放弃了。现在这个“华为的世界”我理解其实应该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个是说华为内部的世界,也就是华为如何完善管理、改进流程、削足适履,向有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演进的过程。   另一层含义其实是说华为外部的世界,企业不是在真空中经营的--从1998年以后,华为所处的外部世界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直接导致了华为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极限,华为又是如何适应这个外部急剧变化的世界的呢?   第三层含义其实是说华为与世界级。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这也是任老板和每一位有抱负的中国企业家们的终极梦想;我们试图通过本书与读者探讨,到底什么才是世界级的企业,如何才能到达这个目标?   在目前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当中,联想和华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我们向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先生请求推荐语的时候,他将自己曾经说过的一段话送给了我们:在中国IT界,华为和联想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华为崇尚技术立足,就像一直在爬喜马拉雅山的北坡,陡峭险峻;联想则是从平缓的南坡向上,缓和迂回,走的是“贸工技”的道路,最后也能爬上山顶。两家登顶的路径不同,但异曲同工。   的确,每一家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竞争环境,每一位企业家都要选择符合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如果华为照搬联想的战略肯定是死路一条,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并不可能给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出具体的药方,但是我们至少能够告诉他们有人曾经走过这么一条登山的道路,并且正在接近顶峰。   我们希望更多中国本土的专家、记者们都能够投入到中国企业的研究当中,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积累和沉淀,我们也能够写出更多好书,我们也能够让老外去研究我们的案例,那该多好呀!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