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婴儿食物严于国际”像个国际笑话

针对有媒体报道称,雀巢等欧洲著名品牌婴儿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母乳,中国的检测标准比国外放宽了多少百倍。中国疾控核心通报称,该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并未超标,而且我国现行有关标准也均严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规定。(见4月18日《京华时报》) 读到新闻题目,霎时扬眉吐气,谁说咱们的婴儿食品安全标准落伍国际社会,结果专家说比国际标准还严,你们就释怀吧。可细读新闻,本来又是咱们的专家在意淫,拿老庶民开涮,“专家”称:我国在婴幼儿谷类帮助食品平安标准中规定了砷和铅的限量指标,砷为200微克/公斤,铅为200微克/公斤,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规定砷跟铅的限量指标。 一个有标准,一个不规定,比个啥?有本领你们和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比一比,比他们还严,你们就有压服大众的成本。而我们的婴儿食物保险标准中重金属远远高于瑞典研究机构公布的标准(像砷,200微克/公斤约为瑞典研讨机构颁布的1.7微克的118倍),则是铁打的事实。 退一步说,就算“专家”所言非虚,“我国现行有关标准也均严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划定”那又能阐明什么?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安全素来就是两码事,安全标准要有人严格执行才有用,没人按照执行,再严的标准也形而虚设,沦为笑话,而咱们的问题偏偏就呈现在履行层面。 如婴幼儿奶粉,能说没有标准吗?但近七八年时光,缭绕婴幼儿奶粉发生过多少安全事变?2004年4月,安徽省阜阳市“大头奶粉”事件,因为被喂食简直完整没有养分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夭折;2008年9月,陕甘宁等地涌现多个婴儿患肾结石病例,皆拜“三鹿奶粉”所赐;2010月8月,湖北、江西等地有婴幼儿喝配方奶粉,可能导致性早熟症状……国产奶粉全线告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内地妈妈开赴香港,猖狂扫货,害得香港不少药房不得不实行奶粉配额轨制。更令人尴尬的是,上月还有两位内地奶粉客由于抢货产生口角,继而演出“全武行”…… 海内要奶牛有奶牛,要牧场有牧场,成果竟然出现千万婴幼儿无奶可喝的为难局势,连温家总理近日也专门批“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重大的田地”,我们的专家还有脸高谈阔论,说啥“标准严于国际”之类的昏话。依我看,就目前的严格事实,坐而论道,争辩标准的高下是奢靡和无谓的,哪怕尺度比欧盟还高,也是夸夸其谈,于事无补。事不宜迟仍是在执行层面多想措施,哪怕标准还不够完善,能把最低标准执行严厉好,至少不会出现不拘一格的有毒食品,公家就念阿弥陀佛了。消息链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