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建党伟业》是否复制《建国大业》的胜利?

   庆贺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在中影怀柔影视基地低调开机。这部复制《建国大业》全明星模式的影片,在断定了吴宇森、吴彦祖的加盟后,再度陷入“神秘”。而在昨日的首日拍摄中,只有扮演毛泽东的刘烨以及表演杨开慧的李沁现身。(19日《东方早报》)   2009年中秋国庆档上映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首创了国产片子的诸多纪录:全明星客串加盟;零片酬;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当然,这部电影也让中影团体董事长韩三平大大地牛了一回。庆祝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建党伟业》开机,同样采用《建国大业》的全明星阵容,能否复制《建国大业》的成功呢?   这确切是个问题。对影坛绝对大佬韩三平而言,以其江湖位置,别说联系大中华圈的一线明星加盟,就是邀请好莱坞当红明星客串《建党伟业》也轻而易举。究竟,巨大纵深的中国票房市场,对寰球影视业者都是极大的引诱。和韩三平结缘,对于深耕中国电影市场那是相称的利好。   假如从明星效应论,《建党伟业》确实令人等待。至于明星们客串的“零片酬”,只有韩三平表态,众家明星也会意领神会给足韩三平体面。当然,在市场为基准的今天,无论是贸易大片仍是主旋律影片,票房仍然是权衡电影是否成功的要害因素。2009年,《建国大业》票房超越4亿元大关,让人艳煞韩三平的票房吸金才能。今年不同,暑期档有了冯小刚《唐山大地震》的票房震动,票房目的5个亿,最新统计是票房已经超过6亿。因而,观众们关怀的另一个话题就是,拟议2011年暑期档放映的《建党伟业》是否拼得过《唐山大地震》?韩三平对此也有话说,“不压力、有盼望、信念很难说”。   即使《建党伟业》票房超越《唐山大地震》,也不象征着比《建国大业》更成功。首先,中国电影票房浮现出井喷趋势,国产电影的高票房时期已经降临。截至今年6月底,内地上半年票房已高达46亿,比去年足足增加了80%之多。据预估,2010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有望破百亿大关。在可能的百亿票房中,入口大片和国产电影大抵是各占半壁山河。照此比例,2011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应在150亿元左右。全明星、大制造的《建党大业》超过6亿票房算不了什么。其次,即使《建党伟业》的明星比《建国大业》还要多还要残暴炫目,即便叙事、场景更好,也解脱不了复制的痕迹。从创意而言,《建国大业》的模式是难以超出的。其三,固然韩三平强调观众对《建党大业》相对不会发生审美疲劳。然而因为《建国大业》的观影阅历,观众对于走马灯似的明星客串,恐怕也不会再有新颖感。更主要的是,太多的明星上阵,倏忽的过场,也冲淡了电影的故事件节跟明星的演技。观众有过一次目迷五色的明星走秀就足矣,再来一次就是东施效颦。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统一条河流”。形象的哲学辩证同样实用于理性的电影娱乐,娱乐审美的心理基本是好奇和惊疑,作为娱乐产品的电影,让人产生好奇和惊奇的条件是产品的原创性。分开了原创性,复制和描摹带来的审美休会是大大打折的。体当初电影上,《阿凡达》的3D技巧是胜利的,但随后泛滥的3D影片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阿凡提》的高度。同样,《建国大业》的全明星模式存在独创性,《建党伟业》是学习和模拟。韩三平“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播种的是哲学和娱乐上的“不能”。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