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弹浅唱:中国只有汉唐不见两宋2005/06/1411:47:17●宇文达上月末,华人间界纷纭传扬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多夫(又译纪思道NicholasD.Kristof)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过眼云烟的光辉》。其文章本意无非是美国应该反思现实政策,否则现在的纽约也会如当年的开封一样从繁华走向败落。实在,文章自身的对照并非特殊恰当,美中两国可能都不会领情。为何这么说呢?首先,当年的北宋首都开封虽然是繁华万状,人口200余万,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然而否最大还有些许疑难,因为当年的繁华故都在金人南侵时已经埋没风流,自后千百年的战乱和洪水使得开封繁华无处可寻。独一可作验证的只有张择真个那幅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可捉住一点东京汴梁的繁荣尾巴。而将开封作为首都的北宋王朝是不能和当年的美国等量齐观的。美国事什么?当今世界举世无双的超级大国;北宋呢?别提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是在中国也只是和当时的边境少数民族政权西夏打个平手,而老是被契丹(辽)战胜终极被金国消亡的一个政权。虽然汉民族基于民族情感奉北宋为正朔,但历史事实却是当年的中国是多国并列。其次,北宋抑或说后来定都临安的南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积贫积弱”王朝。两宋虽然有经济发达繁华、文人政权当政、文化发达的优势,但疏忽武备旷废武功的跛脚政策让后代的史学家们痛心不已。纵观两宋,文人政治家真的是出了不少,但鲜有著名武将。由于如此,才会有虚构和放大的杨家将故事传播。所以两宋才会有被异族亡国的惨痛教训。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津津有味的盛世是汉唐盛世。因为汉唐盛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与进取,是文治武功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最大的时代。笔者不知道尼古拉斯为何不抉择汉唐的首都长安(西安)和纽约对比,他们才最具可比性。其实谜底不言自明。因为西方历史是以欧洲为核心书写的,若凸显汉唐的历史位置,西方历史就黯淡了很多,更为深入的起因估计是其中隐含的事实原因。当初的中国处于百年难遇的机会,回升的综合国力直逼当年的汉唐,为此西方人觉得莫名的胆怯,他们惧怕中国再现汉唐盛世,于是才有“中国威逼论”的风行和“中国瓦解论”的肆虐。联想到美国防长兰斯菲德最近出台的“中国军费寰球第三”的舆论,笔者相信新一轮对华攻打已经开端。北宋的历史教训表明,即使国家经济富饶繁荣,文化发达,但假如没有强有力的国防作后盾,只会遭致敌人更为贪心的侵犯欺负。强国或者说盛世的出生,应当是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全方位的发展。也可以这么说,偏爱北宋历史的西方学者盼望中国走北宋的老路,因为这样的中国对西方没有任何要挟。但对中国来讲,恐怕是想梦回汉唐,两宋只是不堪回想的惨痛历史。再说美国人也不会愉快尼古拉斯将纽约与开封比拟,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品位。最适当的比方应是纽约和西安比较。西安固然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央但其气概和范围仍在,更主要的是繁华可以褪尽,风骚可以不再,但系于一身的幻想和光彩却在人心。八方回响:五天制是件好事2005/07/0711:57:35●宇文达(中国)7月1日起,大马的政府机构正式推行一周双休,即五天工作制。这在大马社会掀起了波涛,民众质疑的声音颇大,笔者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民主社会每出台一件政策,均须要充足斟酌民众的看法,让普罗民众都有呛声的机遇。然抵触的是,一项好的政策,民众未必赞成,大众赞同的事件对国度而言也未必适合。笔者浅见,实行五天工作制未尝不可。缩短工时,增长休息时间已经成为世界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即每周工作五天,法国甚至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最新风行的观点是:五天工作制,催生了第三产业;实行四天工作制,也将催生第四产业——休闲产业。也就是说,当大马人还对五天工作制吵喧嚷嚷时,不少国家都在酝酿实行四天工作制了。值得留神的是,大马的街坊菲律宾早在2002年的3月份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总统直接下令在全国范畴内履行四天工作制的国家了,此举大大振兴了菲律宾旅游业。大马实施五天工作制合乎世界缩短工时的潮流,这是反对者们必需器重的问题。大马反对者的另一个误区可能是对政府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担心。个别人会认为,政府部门每周工作五天半就人浮于事效力低下了,那只工作五天岂不是更糟?有意思的是,当年中国推行五天工作制的原因和大马偏偏相反,中国政府认为公务员每周工作六蠢才是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的基本原因,实行五天工作制反而给予公务员恰当的压迫感,促使公务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高品质实现本职工作。实际证明,中国政府的决议完全准确,中国已经完全摒弃了加班加点为荣的陈旧观念而追崇在有效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新观点,某人加班只能证明其效率不高。中国的例子证明,工作时间长反而使人风格拖拉。另外的佐证是,公务职员多在办公室工作一天要消耗大量的水电纸张等办公用品,反而会增加行政本钱。中国尝到了五天工作制的甜头,每年两次的黄金周繁荣了游览业、服务业等第三工业。于是,中国开始酝酿给国人更多的消闲时间,如增加中秋、端午、清明等传统民族节日的全民放假,如公务员的带薪休假,甚至中国有专家论证在中国实行四天工作制的可能性。大马作为东南亚的著名旅游胜地,完整可以像菲律宾那样让民众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必定的时光从事第三产业,岂不是更能晋升大马的服务业水温和国家形象从而增添收入?因而,笔者认为大马实行五天工作制是件好事,但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光考虑政府部分而应让大马的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五天工作制的利益。也就是说,当好事变成某阶层的特权时就会变质,将双休变成普惠制才会获取民众拥戴。天窗亮话:浪漫之都不信任眼泪?2005/07/0810:37:03●宇文达(中国)估量7月6日的巴黎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城市,这个有名的浪漫之都在“五成相争”的2012年奥运会争取战中功败垂成,在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接踵出局后,在英法“双城记”中败下阵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发布伦敦取得举办权时,巴黎人再一次失去了机会。令人冲动的是,这是巴黎持续第三次申办奥运,第一次没有保持到末轮,第二次因为北京的人气过旺也不撑到末轮,对巴黎屡败屡战的精力,除了感信服还能说什么呢?浪漫,毕竟不仅仅是惊喜,还有淡淡的发愁和哀怨。没有阅历过申奥失败的人是无奈懂得巴黎和全部法兰西人的伤心的。就在10多年前,北京也在被国际社会广泛看好的情形下被澳洲的悉尼以两票的上风获得2000年的奥运举办权,笔者尤其记得前北京市长陈希同脸上的悲痛和整个国家的苦楚不堪。然则巴黎的遭受比北京还要糟糕,北京毕竟毫无悬念取得了2008年的奥运举行权,但巴黎不仅3次铩羽而归而且因为同区域的伦敦获胜,巴黎简直已经不太可能申办2016年的奥运会了。巴黎宣传片最佳客观而言,单就5个申办城市的宣传片而言,巴黎因为充分展现了法兰西的烂漫跟活跃颜色,应该评为最佳。其余如伦敦和西班牙大批涌现足球明星的镜头而显得相同和没有新意;莫斯科的宣传片更像是历届奥运会的剪辑而没有特点;纽约的宣扬片当是最差,不仅黑白片的基调有点繁重和压制,那黑白色的高楼大厦更有一种压迫感,总让人不自发想到九逐一事件,而画面中呈现的落魄黑人乐手更像是吹奏哀歌……在为巴黎悲伤的同时,人们未免作事后诸葛的分析。巴黎的败因估计最近多少天会有良多的论述,但客观剖析,笔者以为有四个因素值得关注:一、巴黎的傲气使然。法国被称做自豪的“高卢鸡”,可见其骄傲是有历史传统的。小时候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文中称法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法国人独尊母语的习惯在申奥中也有强烈体现,一位刚到法国加入“黄金田赛”归来的中国记者说,在法国问路,若用英语没人理你,在宾馆登记住宿服务人员必需要求你用法语,田径赛场上的被迫服务人员也是一律法语,即便他们懂英语也不给你作翻译。这种过火纯粹母语的做法有点呆板,毕竟世界最通行的语言是英语。相较于北京的强迫服务人员个个粗通英语且习习用英语和本国人交换的做法,巴黎人的狂妄不言而喻。二、巴黎的交通很成问题。片子上出现的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巷都是那么雍容,然而从巴黎回来的人都说巴黎的交通确实很蹩脚。问题的要害在于,其他城市否认自己的问题而且能够花大钱进行整修,如北京就是如此。但巴黎很执拗,她以为自己的城市交通很好,彷佛巴黎永远都是最好的。还有就是巴黎的运动场馆也很成问题,虽然巴黎的体育场馆较为集中,奥运村到场馆间隔不外10分钟。但主体育场究竟是为1998年世界杯所专建,并不合适田径竞赛。然而法国人却强调他们的主体育场当先潮流20年而没有重建新的体育设施的动向。政治是因素之一三、政治因素使然。当年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美国表白反对之意而铁心支持悉尼,故而中国功亏一篑;后来美国支持中国申办2008奥运,故而中国胜利!现在美法关联如此糟糕,美国在本人出局后全力支撑英国是有可能的。家喻户晓,政治因素已经浸透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就是奥运赛场都不能躲过,何况有重大好处的奥运举办权呢?四、不要太相信朋友!由于西班牙的出局,有专家认为拉丁语系的代表会投法国,事实证实并非如斯。这让人联想到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时就是因为老友人朝鲜可能还有台湾的代表投了悉尼而涮了北京一道。事实证明,许多时候,朋友或者兄弟并不牢靠。法国申奥失败了,浪漫之都缄默了,法兰西国民流泪了!人们相信,巴黎可能会在未几的未来再次申办,输赢已经没有了意思,人们难忘的是法兰西的个性和精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