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总书记跟独臂好汉的握手为何让人激动不已?

总书记和独臂英雄的握手为何让人打动不已? 2006-04-1415:13:06南方网张敬伟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度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面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虔诚卫士”时,用双手紧紧握住独臂英雄丁晓兵的左手,亲热地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元勋,盼望你坚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破新功!”(4月13日,人民网转自新华社)   当总书记的双手和独臂英雄的一只手牢牢握在一起的时候,丁晓兵的心里充满的是感动;作为傍观者,人们油然而生的还是感动;对全国人民而言,总书记和丁晓兵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还体现了一种党和人民心连心的象征意思,体现了党对英雄的深切关怀,对一个好人的真挚问候。面对总书记对英雄的深厚感情,全国国民也感同身受这份长久的激动。   胡锦涛总书记的慧眼识英让人感动。和大名鼎鼎、辛苦贡献的老黄牛式英雄比拟,丁晓兵的业绩多了点激情和悲壮,更多了些传奇和侠义。20年前,在一次主要军事举动中,手雷炸断了这位侦查兵的右臂。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材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切断,将断臂别在腰间,逝世神才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可以看出,这是对壮士断腕成语的现代演绎,也超出了关公刮骨疗毒的千古传奇。在古代社会用金钱造星和用急躁的人气吹嘘虚妄的偶像时,丁晓兵用铁血豪举塑就了他的真心英雄的布衣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是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慧眼识英,在当年大众性评选“边境优良儿女”100枚金质奖章失掉者满员的情形下,胡锦涛总书记亲身拍板追加独臂英雄丁晓兵为金质奖章取得者。那时,这位年轻的侦察兵刚满19岁。他挂上的是为他顺便增设的第101枚金质奖章。   总书记对英雄将来的激励和设计让人感动。假如到此为之,豪杰或者会躺在本人的功绩薄上安享退伍生涯,或者在英雄的光环褪色以后从此低沉,甚至成为埋没于人海的残疾人。这并非妄断,因为社会上不乏过眼云烟的英雄。为了辅助丁晓兵准确看待声誉和直面未来人生,胡锦涛同道专门委托团中心书记处领导与丁晓兵谈话,鼓励他踏实实地走好成为英雄之后的途径,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为光辉的成就。可以看出,胡锦涛总书记是以长辈而非引导的身份关心丁晓兵的,是一种既有担忧又有等待的蜜意。正由于如斯,丁晓兵废弃了鲜花扑就的道路,信心留在军队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年青过,都徘徊过,但每个人在其心灵的记忆中都会深烙下对其毕生起要害作用的或赏识、或关怀或教诲。丁晓兵可能在成为英雄当前一次次迈过了荣誉关、残疾关和好处关,获得凡人难以到达的种种荣誉,信任丁晓兵的心里有一盏不灭的灯,照亮其前路的除了个人意志力的支持,还有总书记亲人般的耳提面命和组织关怀。   总书记跟丁晓兵逾越时空的特别关联让人感动。总书记日理万机,国是忙碌;丁晓兵固然是英雄,然而两者有着位置和岗位上的本职不同。对英雄,总书记能够表扬、可以题词,甚至可以合影纪念,但总书记不简略停留在官样文章的名义,而是时刻牵挂着英雄,用同等的仁爱关心着英雄的成长。尤为重着,这种关切和勉励并非因为私家关系,而是出于对英雄精力的嘉奖和英雄榜样作用的弘扬。20年弹指一挥间,英雄仍是英雄,当总书记和丁晓兵实现20年后的“第二次握手时”,人们依稀看到了总书记和英雄心底里强烈的共识。这是执政党和人民永远心连心的写照,也是中国“三个文化”齐头并进的实在缩影。   时期在变,抵触在变,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在社会呈现不协调杂音的同时,人们的思维和眼光不可以变得迟疑和迷茫,因为总书记和英雄的握手充足阐明了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仍然铿锵有力。拥戴执政党的执政,以好汉为楷模,这是全社会的义务。(编纂:东雪)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