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车开到家门口,悬着的心才落下。毕竟这是我第一次从单位到家,毕竟车上还坐着儿子。晚上约好跟商老师吃饭,走出报社大门,雨正在下。当时正是出租车交接班的时间,站在雨中,根本打不着车,想想真憋气,自己的车就在单位院里停着,偏偏要在雨中等着出租车。几次冲动着想回去开自己的车,但理智告诉我不能。于是,苦等!等了足足有30分钟,终于等来一辆,后座已经坐了三个人。司机是个大汉,瓮声瓮气地问:“去哪?”“铁西。”“上车。”车到商贸,后面坐着的三个女孩下车,这时,出租车改成了小公汽,走走停停,边走边喊:“铁西的,铁西的。”直到又拉上一个人后,司机才心满意足地开车。因为正在学车,就格外留心司机在雨天的动作,动作与往日无异,只是车窗总上霜。司机每开空调吹一下,都嘟嚷一句:“吹一下一元钱。”车到铁西大谊园,与商老师与诸位共进晚餐。回来时,是商的司机送我。我第一反应是回单位。其实,下午时我就想好了,如果不再下雨,我就接儿子。回到单位,坐到车里后发现钥匙门转不动,方向盘也像是被锁上了。操起电话打给祝老师,祝老师告诉我:“停车时打死轮了,动动就好。”按照祝老老师说的,动了动,果然好了。出院门需要倒车,然后调头。倒了三次,没有反应。怎么回事?又是一头雾水。折腾了好长时间,才发现手刹没放。于是,如释重负。起车,出院右转,奔20中学。这时,儿子来短信:我要自己回去吗?我回:等我。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走到20中学的。等我赶到时,儿子在门口等我。见我自己开来,他并没有一点惊奇,上车后也一脸坦然。我告诉儿子,刚刚学车,可能会慢。儿子说:“慢点行,不着急。”说到这,需要插叙一段。下午下着小雨时,我给祝老师打电话,请她带我在雨天适应一下。祝老师欣然答应。我自己将车开到广告部门口,给她打电话,我已经在门口等你。祝老师上车后,指示我往北开,刚刚开到糖酒食品公司门口,祝老师怂勇我,开回家吧。我说行。于是,在祝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往家开。经常近30分钟的行程,终于车到家;家到门口,开始往回开。因为接近了高峰点,往回开的难度开始加大,开到车实在拥堵时,祝老师试探地问我:“还行不,要不我开?”我赶快借坡下驴地让位。坐在车上,我发现,我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处理。我特别讲这段插叙,一是向祝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二是想说,正是因为有了回家之行,才决定带儿子回家。再次踏上回家的路,我觉得比下午简单多了,车少了,只是黑路有点不大适应。虽然打着大灯,但还是有点不适应。路上,儿子不停地鼓励我,安慰我,让我很放松。经过我跟儿子的共同努力,终于开回家了。如果对车的知道了解的再多点,第一次独立回家将十分完美了,不幸的是,车停下后,发现车表盘的灯灭不了,锁了车门,仪表盘依旧亮着。第一反应,还是给祝老师打电话:祝老师问:大灯是不是开着,先关大灯。我关了大灯,仪表盘还在亮,祝老师再告诉,再拧一下,再拧,果然灭了。上楼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成就感。我知道这样的成就感,要感谢牺牲自己时间陪我练车的辉弟、祝老师、小S、反哥还有一些不便说出姓名的朋友。这里,我一并表示谢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