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把垃圾扔给2008年

把垃圾扔给2008年2009-4-18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    截止4月16日,848家上市公司预告08年业绩利润大幅变动,占A股上市公司的52.9%。较07年增长8.4%,较06年增长73.1%;在预告业绩大幅变动的上市公司中,又有479家预降,平均业绩预降程度高达290.5%,而07年仅有127家预降,06年为115家。    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或者缺乏前瞻对市场过于乐观;或者业绩一团糟,不如调低一些为未来业绩留出空间;或者利用目前政策利好较多冲销恶劣业绩的负面影响。    这么多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说他们全都缺乏前瞻眼光,那是低估了上市公司的智商。再说,全年业绩预告集中出台的时期,金融危机早已水落石出,上市公司何至于在现实面前如此懵懂。    一切似乎是有意为之。    去年12月份,央行公开宣布放松信贷规模控制不到一个月,银监会就传达了提高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要求,将五大国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原来的100%提高到130%,而股份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原来的100%提高到150%。今年年初传出消息,银监会再提拨备率,要求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按照新口径,拨备覆盖率由去年底130%提高到150%,股份制银行大致仍按照150%执行。仅此一项,五大行就将减少2009年的利润10%左右。    先知先觉的银行早已得到风声,一度因拨备过低与高管薪酬饱受指责的深发展,在2008年第四季度进行了大额拨备及核销,计提拨备56亿元,核销不良贷款94亿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降至仅19亿元和0.68%,拨备覆盖率达到105%。这就叫把垃圾留给2008,把希望留给2009。    景气下降是业绩变脸的推手。WIND统计显示,发布2008年报的889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6.14%;实现净利润6799.67亿元,同比下降5.74%;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803元。营业收入增长而净利润下降,说明企业单品赢利能力下降,卖得多而赚得少。    资产减值是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537家上市公司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788.56亿元,同比2007年的256.64亿元上升了207.26%;单资产减值一项即吞噬了31.40%的营业利润。而去年第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合计402.83亿元,比2007年同期的101.92亿元增加了300.91亿元,增幅接近3倍。    资产减值可能出现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如存货资产下降,这在钢铁、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以钢铁行业为例,2008年第四季度钢价下跌导致了资产减值的大幅增长,14家公司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达到83.71亿元,环比增长5.6倍,同比则增长近400倍,大量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吞噬宝钢股份2008年七成利润。另一方面,由于景气下降,造成企业陷入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中,最后只能减计了事。而许多上市公司不务正业进行股权与二级市场投资,在牛市时期往往资产收益大涨,而在熊市时期则一落千丈。    上市公司之所以纷纷此时计提也有自身考虑。去年云南铜业市值大挫90%以上,逼出个收储政策,在反弹期收获了一轮行情。另以“风华高科”为例,这家企业是二级市场的常客,也是创业板概念与新能源概念的获利者,从去年10月28日以来,总体而言处于反弹周期之中,股价从每股2.47反弹至今年4月13日的每股6.35元,增长近3倍,大资金早已获利,此时撇帐就是最佳时机。反正下一拨创业板行情就在咫尺。因此,我们看到风华高科坦然宣称,除主营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外,08年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加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得业绩出现大幅修正。    把坏帐留给2008年,我们就能迎来风光明媚的2009年吗?    起码一季度的数据并不乐观。对此轮行情一向悲观的中金公司认为,预计上市公司09年一季度整体盈利同比下滑17.3%,金融板块盈利同比下滑-5.9%,非金融板块盈利同比下滑32.0%。笔者认为小阳春即将过去,大阳春是个奢望。    不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他们已经达到了目标,经济数据再坏也坏不过2008年下半年,经济刺激政策冲销了大量撇帐,2009年的复苏概念蠢蠢欲动。即便没有大阳春,光是帐面赢利空间,只要信贷扩张与积极政策不变,就能让他们度过2009年。 注:忙碌的一周过去了,幸福的休息日来临。祝朋友们周末快乐。   严律师在家养病,没有有关部门的信息。有企业澄清,一切看有关部门的处置,如何给维权者交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