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航空公司为何盼望油价上涨?2009-7-10南方周末 垄断是垄断体系下的连串恶之果,航空体制显示出垄断是一连串的事件,不可能独行于世。 6月底,在航油价格上调的统一天,国航、南航和东航分辨提出复征燃油附加费的申请,这三家基地在北京、广州跟上海的航空公司垄断了中国航空市场,三家联手提出请求,意味着中国航空企业群体“逼宫”,威力强力。 消费者批驳内地航空公司,以为他们航空成本比起新加坡航空公司、比起香港国泰航空要高40%,如何有脸提出此等转嫁于乘客的无理要求?企业靠利润吃饭,不靠脸吃饭,尤其是垄断型公司,他们不获取垄断利润显然愧对垄断二字。 航空公司作为垄断公司也批评垄断,他们被更高等别的垄断所苦。因为航油价格上涨过快,加剧了航空公司的亏损。从6月30日起,海内航空公司常用的3号喷气燃料出厂价每吨由4020元调高至5050元,涨幅高达25.6%,仅此一项,航空公司就将多支付成本65亿元左右。如果燃油附加费上调至800公里以下60元,800公里以上100元的历史高位,最少能够为航空公司带来上百亿元的纯利润。 航空公司通过“逼宫”提示发改委和国度民航总局,眼睛别只盯着中国航油这家垄断公司,还有咱们三家垄断公司的存在哪。 中国航油是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企业,领有惟一的航油入口权,垄断级别比航空公司更高,航空公司只能向中航油及其下属子公司一家购置航油,成果就是长期以来中国航空公司的均匀航油成本要比国外航空公司贵三分之一。中航油还制作出了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炒作原油期货巨亏的丑闻,让人领教了危险把持的伟大破绽与治理的低效。亏损很快被弥补,重要靠的是垄断收益投资实体,进行套期保值。 独一无二,国航与东航再蹈中航油期货市场巨额亏损的覆辙,与中航油一样,最轻松的措施是通过政府注资和转嫁本钱取得垄断收益补充。假如通过下降航油、航材的成本进行填补,中国航空业格式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更,在一个垄断型市场中,一家垄断企业的垮台象征着垄断链条的决裂,航油与航材是航空市场金字塔字的垄断之源。 讥讽的是,自从中国成品油与航空燃料油最近一次上调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直下跌,如果持续22个工作日下跌超过必定幅度,发改委将面对下调成品油价钱的宏大民心压力。兴许航空公司对航油价格上涨心中窃喜,同时祷告在要害时刻油价坚持坚挺,这样才干找到机遇恢复年初撤消的燃油附加费。持同样立场的还有中石油、中石化和中航油,油价下跌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的借口。 在全部博弈进程中,垄断企业的博弈对象是政府部分,而不是征税人、消费者与破法者,由于后者不控制这些公司保护垄断位置与提价申请的权利,虽而后者是好处攸关者,却不是政策制定者。 由中国航空公司的个案可知,航空市场存在着一连串的垄断事件,垄断公司的赢利模式有极强的自我复制才能。这样的模式一旦推而广之,成为市场的主导模式,花费者的权力将彻底损失,民营企业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中国市场主导的原油期货市场基本无奈树立。所谓市场化竞争,在多数情形下只是向寄生在垄断体上的关联公司输送一些蝇头小利罢了。注:7月8号中石化推出的裸油价论被驳得遍体鳞伤,他们可能不再那么争脸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