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
中国人对玉有着天然的割舍不断的情怀,逝者也同样割舍不断。
金缕玉衣用金丝将玉片编缀成人形,头部由头罩、脸盖组成,上身由前后衣片、左右袖筒及左右手套组成,下身由左右裤筒及左右足套组成,皆能分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耳、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似人之体型。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按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等。皇帝的玉衣用金缕。
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金缕玉衣中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
修复金缕玉衣
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发掘徐州汉兵马俑主墓时,出土了2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这件金缕玉衣),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由于遭严重盗墓,金缕玉衣被挖出墓室,金缕几被全部抽走,很多玉衣片被破坏,散落一地。徐州博物馆组织国内专家,历时1年零9个月,经编号、清洗、拼对等工序,耗资50余万元,终于复原了这件国之瑰宝。在目前国内已经修复的3套金缕玉衣中,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金缕玉衣以其使用玉片和金缕最多、玉质最好堪称国之重宝。
在灯光下闪烁出玻璃光泽的金缕玉衣,长1.74米,从头到脚连成一体,非常像古代的盔甲,共使用了4248片玉片,金缕1576克。据徐州博物馆馆长李银德介绍,这件金缕玉衣目前有很多全国之最:年代最早。其入土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54年,距今超过2000多年;玉片最多。在国内已发现的玉衣中,一般所用玉片少于3000片,而此件玉衣玉片达4248片;玉质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最精,保存最好。这些玉片最大的10平方厘米,最小的不到1平方厘米,且非常薄,有的仅厚0.1厘米。玉片的表面抛光光洁度很高,打孔工艺也很规范。

刘胜金缕玉衣
西汉。通长188厘米。玉片有绿色、灰白色、淡黄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块,金丝重1.1千克。中山靖王刘胜是诸侯王,也服用了金缕玉衣。出土时,衣内仅见几枚牙齿珐琅外壳和一些粉末状骨渣。故玉衣和九窍塞并未能保存尸体不朽。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