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背起背囊到异乡探奇或远离都市长途跋涉日益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自助旅行的行列。那么,作为一名“背包族”除了热情和幻想之外,在出发前还应具备哪些相关知识呢?
首先应该意识到,简单地确定旅行线路和目的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更详细的资讯:包括途经地段的海拔、气候、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居住条件以及流行病状况等。不同的地区在各方面的差别很大。比如在炎热的7月,在高海拔的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更大,有时一天仿佛经历四季。这种差别还反映在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如果在这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因违反当地禁忌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增加旅行的人文色彩,使其更有意义。
此外,还要了解可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时刻表以及在各地方上的特例。例如在川西有些公路是单行线,每天只允许通过驶向同一方向的汽车,第二天再交换方向行驶。熟悉了这些情况,安排行程时才不会延误行期。旅行路线的季节因素也不能不考虑,像云、贵、川地区的公路在夏季会经常因为塌方而造成断路。 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旅行信息呢?
1,气象、地理方面的知识可以从地图册中获取。
2,人文及其它方面的特殊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导游手册或旅游方面的杂志获得。
3,向有旅行经验的朋友请教。
4,准备长途旅行的“背包族”最好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千万别怕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不要以为别人在旅途中有趣而难忘的经历你就一定会碰到。相信自己的旅行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这样往往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此外,如果你打算进行“软性探险”,寻求刺激性的旅行,出发前一定要向专业人士学习相关技能,如野外生存技能、自救技能、攀登技能等,否则旅行对于你很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背包族攻略(一)
亲爱的朋友,当你打开这个网面时,你即将开始一段奇妙无比的人生旅程,这段历程将会令你的心灵感到前所示有的愉悦!你会发现,这世上没有比行走更为健康、更为安全、也更为美妙的事了!现在,背起行囊,和我一起出发吧。
手册一:背包族专用术语
这是你进入这个群体的必修课程!如果你不知道这几个词的含义,通常意义上没人会认为你是一头真正的“驴”!
户外常用词速查:
词语 释义
驴 取谐音“旅行”的旅字,通常是户外爱好者的自称和他人的昵称。
驴友 自然是指和您一样热爱户外旅行的朋友。
菜驴 也称新驴,通指入门级背包客。
头驴 通常指户外俱乐部的负责人或领队。
FB “腐败”汉语拼音的缩写。
ZT “转贴”汉语拼音的缩写。
BZ “暴走”汉语拼音的缩写。以上的词语切记反复诵记,烂熟于心,当你运用自如时,你会发现,与其他驴友的交流总是让人会心一笑的。
背包族攻略(二)
了解并选择适宜于自己的户外活动,能让你逐渐感受到户外运动的全部真谛!手册二:背包族活动分级
1、户外活动环境分类
(1)常规山地:指海拔低于3500m的山地、丘陵、平原。对参与者的要求较低。
(2)高山高原:指海拔在35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对参与者的体能、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3)常规水域:指河流、溪流、湖泊、近海等。对参与者的野外生存能力、经验、心理素质、装备要求高。
(4)丛林雨林:指植被茂密,动植特种类丰富的温带、亚热带、热带的丛林和雨林区。对参与者的野外生存能力、经验、心理素质、装备要求高。
(5)沙漠戈壁:指视野开阔,地形起伏小,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的沙漠、沙漠化草原区、戈壁等。对参与者的野外生存能力、体能、耐力、装备要求高。
(6)冰雪环境:指常规山地在冬季降雪封冻后的冰雪地貌。对参与者体能、装备、经验要求高。
(7)极限环境:指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上述各类山地、丛林、沙漠、海洋等。如:攀登雪山、徒手攀岩、洞穴探险、洞穴潜水、无人区穿越等。对参与者体能、装备、经验要求高。
(8)空中水下:指借助飞行器(包括有动力或无动力)和潜水设备实现的空中和水下活动。对参与者的相关技术、心理素质要求高。
2、户外活动级别分类
危险程度(0-3危险递增) 活动强度(D-A强度递增)技术难度 人员要求对参与者
(1)0度:无危险。一般的休闲游,如旅游景点玩,安全有充分保障的短期野外旅行,线路明了的短期常规山地攀登。无意外情况发生,行程短,强度低。活动强度D级。休闲级活动。如郊游聚餐等。行程短,一般不野营。
技术难度:★/★★(体验级-入门级)。
对人员无要求,或要求较低。适宜户外新手参与。
(2)1度:低度危险。多数常规活动,如常规登山、攀岩、滑雪、骑马、游泳等。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行程中等,强度低,一般有1-3次野营。 活动强度C级。中等强度级。数日的常规山地活动,日行程短(一般少于15公里山路),1-2次宿营。
技术难度:★★★(提高级)。
对参与者的体能、技术有一定的要求。适宜有一定山地户外经验者参与。
(3)2度:中度危险。难度较大的常规山地、非常规山地的活动,强度较大的骑马、滑雪活动,未知领域的大强度探索穿越活动,往往是需要特殊户外技能的活动环境。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行程长,强度大,一般有多次野营。
活动强度:B级。高强度级。多日的常规山地活动,多数非常规山地活动,日行程山路20公里以上,攀升高度大,以及竞技性活动,如自行车、登山比赛等,如“XX越野挑战赛”等一类的高强度活动。对参与者有较高的体能和装备要求,背负重量在15公斤以上(男性)。
技术难度:★★★★(自虐级)。
对参与者专业技能、装备、心理素质要求较高。
(4)3度:高度危险。非常规山地的活动,需要特殊户外技能的活动环境。不可预测和控制的因素多,经常有意外情况发生,行程长,强度大,自然条件艰苦,多次野营。
活动强度A级。极高强度级。极限环境下的连续活动,非常规山地活动,环境条件恶劣,疲劳度高,恢复期短,多日日平均行程20公里以上,背负重量高于15公斤(男性),如雪山攀登活动,连续多日的冰雪环境下的探险穿越活动等。
技术难度:★★★★★(专业级)。
对参与者的野外生存能力、经验、心理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所以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户外环境、活动都适宜任何人参加的!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要依自己目前的体能、经验、兴趣去挑选自己最适合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了。
3、装备检查
服装(三层着装原则)
内层(排汗层)
Base Laver
材料:多为人造纤维。
特点:其透气性强、排汗性能好,能保持肌肤干爽。
适宜环境:建议日常穿着及任何户外运动时使用。
选择标准:
(1).根据活动环境,确定选择;
(2).认准杜邦面料,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清洁:常规洗涤方法。
存放:洗净后叠好存放。
中层(保温层)
Mid Laver
材料:多为羽绒、抓绒面料,现市场上多以抓绒面料为主。
特点:保暖性强,通常防风性不强;但羽绒受潮后,不能快速干燥。
适宜环境:单一环境下、温差不大,特别是无风或风力不大时可作外套;通常与功能性外衣组合穿着。
选择标准: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和参与活动的喜好、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衣服。
清洁:羽绒服最好干洗,抓绒衣可机洗;自然悬挂晾干,不可扭干。
存放:悬挂存放。
外层(功能性外衣/冲锋衣)
选择标准:
(1).依环境确定所需用途。
(2).注意选择品牌。
(3).检查衣服细部针线处理情况,检查商标、用料说明。
(4).试衣,选择合适尺码。
清洁:通常可机洗(次数少的情况下),最好用软毛刷或海绵轻柔刷洗。不要使用柔软剂和漂白剂。尽量不用烘干机烘干。悬挂自然晾干。
修补:发现破损处,可用GORE-TEX Fabric Repair Kit(一种专用黏合片,可在专业户外用品零售店买到,出行必备)来修补。每袋repair kit含有4张黏合片,已裁剪成标准规格,不需处理接缝,处理方便。可以保持衣服的防水完整性。
存放:收藏前请保证干净,悬挂存放。
超轻/轻型功能外衣
Outer Layer
材料:多为合成、薄膜材料。
特点:重量轻,防风,方便携带;但防刮、防撕性较差。
适宜环境:单一地形、一般环境的1-2天短途、低强度徙步穿越、定向活动。
中量级功能外衣
材料:多为合成、薄膜材料。
特点:重量较重,防水、耐磨性好。
适宜环境:3-7天中长途的徒步、中等强度、低海拔登山活动。
探险专用功能外衣
材料:多为合成、薄膜、高强度尼龙材料。
特点:重量重,防、防水性都非常强;透气性相对有点弱。
适宜环境:7天以上行程,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徒步穿越、高难强度或高海拔登山活动。
鞋类
一般徒步鞋
1、确定用途。轻量级:周末双休出行,徒步距离少于10公里;危险度为0-1度,活动强度为D级,负重要求为0-15公斤以内,则选用轻量级徒步鞋;中量级、重量级:行程在一周左右,徒步距离10公里以上、100公里左右,负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行路况多样,须选择此类级别鞋子。
2、挑选要点:仔细观察:检查鞋各部位接缝处、接合部有无漏粘、断线情况;购买时间:傍晚时间,脚部通常浮肿,此时购买,不会挤脚;货比三家:多问价格、多比款式,试穿舒服,以脚趾不会顶到鞋前端为佳。正规销售:所需鞋的级别越高,越要重视商家品牌。假劣产品虽然价格低,但无法保证你的出行安全!
清洁:定期清洁。轻量级徒步鞋参照一般运动鞋刷洗方法;中量级、重量级徒步鞋清洗方式:先用旧牙刷或软刷轻轻刷去鞋面泥土和灰尘,后用软布蘸水擦洗表面杂质和污迹。不可曝晒。
修补:若发现鞋面防水性降低,可在户外用品店购买防水剂涂抹。涂抹时,须保证鞋面清洁;表面涂一遍即可,接缝处可涂两遍。
存放:在保持鞋内外干燥的情况下,取出鞋垫,将鞋存于阴凉通风处。鞋内可放旧报纸或干燥剂保持鞋内衬干燥。
提示:和所有鞋二样,若要保持鞋的使用寿命,就不能长期只穿这一双。
轻量级
Light Weight
Trekking Shoe
材料:鞋面多是用羊皮与化纤合成材料拼接制成,或采用Cordura强韧耐磨尼龙面料;鞋底多采用一层塑胶或泡沫材料;鞋的里衬采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化纤材料。
特点:鞋帮较低。重量轻,比较舒适、柔软、透气性好。通常不具备防水性能,其鞋底的硬性、耐磨性也是在户外鞋中最低的。通常不具备防滑性能。
适宜环境:主要是为日常、1-2天短途跋涉者设计,适合于一般的户外野营,所登山地不复杂。通常无磨合期。
中量级
Mid Weight
材料:鞋面多采用羊皮或用薄牛皮全皮制成,也有皮革及尼龙制成;鞋子里衬采用较软的羊皮或Gore-Tex、SympaTax等材料;鞋底多采用硬塑胶材料或Vibram。
特点为:鞋帮中等高度,可有效保护脚至踝关节。该鞋底通常具有良好的硬性及耐磨性。舒适性较高,保护性能较佳。大部分中量级徒步鞋里衬夹有防水材料,或鞋面上有防水涂层。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有一定防滑性。
适宜环境:主要是为中等路程的跋涉者设计,适合于随身携带的登山用具较多,所登的山地类型不是非常复杂,跋涉路程一般为短途至中等路程的登山者。须有一定磨合期。
重量级
Heavy Weight
材料:接近普通登山鞋。
特点:该类鞋底相对软些,一般无卡冰爪位。重量较沉,防水性能较上述两类徒步鞋强。有一定防滑性。
适宜环境:与普通登山鞋区分不明显。出发前所需磨合期较长。
普通登山鞋
Mountain Shoe
材料:鞋面通常采用厚皮革制成,多使用Gore-Tex防水透气涂层;鞋的里衬采用Gore-Tex、SympaTex、Cambrelle等材料,具有很好的柔软及安全性;鞋底采用加入一定量的碳纤维或钢板的Vibram或其它专业橡胶材料。
特点:防水、防滑性能好;鞋帮要比徒步鞋帮高,可有效保护小腿以下的踝关节。该鞋底具有较强的硬性及耐磨性,可较好地保护脚底。舒适度出色。鞋帮较厚,不易崴脚 。部分型号还可装上冰爪。
适宜环境:主要是为长途路程山地环境较为复杂及强度较高的登山活动所设计,应用范围较广。
专业登山靴
Pro-Mountain Boot
材料:靴面多采用全皮面(海拔6000米以下)或硬塑树脂材料(海拔6000米以上);靴的里衬多采用Gore-Tex材料;靴底多采用Vibram及内衬钢板。
特点:此类靴子的重量沉,坚固,内外结构一体化。靴帮高,靴底和靴帮均具有较强的硬性,保护性能强
保暖性强;附地性能强;防滑性能强。可装冰爪。但柔软性较差。
适宜环境:这类靴子是专门为攀登海拔4000-6000米、6000米以上的雪山、环境恶劣的专业人士必备。
选择标准:
1.确定用途:行程确定为一周以上,路程总和远超过100公里,地形及气候环境复杂,负重超过20公斤 ,则考虑选择此类鞋。
2.挑选要点:仔细观察:检查鞋面、里衬、鞋底用料情况。通常鞋底花纹较深或特深(底纹越深,其防滑性能越强);特别注意:鞋各部位接缝处、接合部有无漏粘、断线情况;其它要点同上栏。
清洁:用水清洗即可;不可曝晒;放置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
修补:在使用前即可用防水剂涂抹接缝处和结合部。如果使用后出现开胶现象,可先将开胶部位清洗干净,晾干后用专门胶合剂粘补。
存放:在确保鞋内外干燥后,存放于阴凉通风处,存放前须将鞋垫取出。
背包族攻略(三)
大家在购买装备时,在商家面前要保持够冷静,不会被各种标有英文字样的代码所吓倒。重要提示:同一类型同一功能的材料,可能会因品牌因素而导致装备产品价格不一!
1、常见装备材料备查:
(1)纤维面料(Coolmax):透气性能佳,导水排汗性好:其纤维表面四道沟槽有助于汗湿排出体外并迅速蒸发,以保持皮肤清爽。在极限运动中,此面料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在运动中有助保持较低心率并有效控制温度。主要用于内衣、祙衬,也用于功能性外衣的网状内衬。
(2)纤维面料(Thermolite):保暖性强:它是一种新型中空纤维,具有充足空间形成保温效果;排汗性好,速干;较其他保暖物料及棉,其速干性分别快20%及50%,令穿者在潮湿环境保持干爽;方便洗涤,可机洗,且具有防缩效能。主要用于底层服装、内衣、保暖物料、祙子。
(3)羽绒面料(Down): 属自然材质。主要功能是保暖性强。材质轻巧,便于压缩携带。缺点是受潮后不易干燥。多用于户外服装的中层(保温层)、睡袋填料;用作外衣时,环境常为高寒区域。
(4)抓绒面料(Fleece Polartec):属人造材质。从厚度最高的300系列到多用途的200系列,再到柔软轻巧的100系列,其保暖程度依次递减;主要功能是保暖性佳,速干性好;伸缩性强;质地轻软;一般不防风。主要用于户外服装的中层(保温层)。100系列通常用于抓绒裤;200系列保暖适度,最为常用;300系列多用于高寒地区。
(5)抓绒面料(Windstopper)属抓绒制品的新品种;主要功能是保暖、抗风性能好。多用于户外服装的中层(保温层)。
(6)薄膜材料(Core-Tex):另有两种升级产品(Core-Tex XCR、Core-Tex Paclite)是一种功能性薄膜材料,在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分布了90亿个小孔;使用在外衣、鞋面、背包上,也称为涂层。主要功能是重量轻、防水、透气、防风、耐磨性能强。多用于功能性外衣、中高档登山鞋里衬和背包。
简易测试:
a.用指甲轻划涂层,有一道印痕者为正品。
b.将水滴在面料上,形状为水珠或荷花状散开,且不渗透者为正品。
(7)合成材料(Spor-Tex):主要功能是防水、透气、防风性较强、易干。多用于功能性外衣。
(8)合成材料(Omni-Tech):是Columbia公司独创的一种布料;主要功能是防风、防水、透气。多用于功能性外衣。
(9)薄膜材料(Gore-Activent):是一种化学薄膜材料。通常需要和别的尼龙类材料压合在一起用。主要功能是防风、透气性能强;防水性一般。多用于功能性外衣。
(10)合成材料(DrvLoft):这是美国Gore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材料。主要功能是轻巧、防水。主要用于睡袋外套。它和羽绒合用制作的睡袋轻巧、暖和,还具有防水性。
(11)尼龙面料(Ripstop):这是一种尼龙面料。主要功能是坚韧度比一般尼龙要强。 主要用于冲锋衣裤外层面料。
(12)薄膜材料(Windbloc):这是一种薄膜材料。主要功能是保暖性强;防风优秀。有一定防水性,但透气性较差。用于功能性外衣,也可用于保温层的抓绒衣。
(13)尼龙面料(Cordura):这是一种高强度尼龙面料,其表面是网格状分布的。通常以Denier(计量纤维的常用单位)为强度标准,数字越高,强度和耐磨度越高。通常有160D(最薄)、330D(结实)、500D(优秀)、1000D(最佳)。主要功能是防撕性能好;耐磨、不易起毛;重量轻。主要用于背包;大部分功能性衣、抓绒衣的肩膀、肘部等易磨损处也多用它进行加固;目前也应用于轻量级徒步鞋鞋面。
(14)合成材料(Sympa Tex):一种防静电的多层无孔结构布料。主要功能是防水、防风、透气性能好;快速吸收皮肤表面汗水并迅速蒸发;能够防止霉菌及异味渗入布料。主要用于中高档登山靴的里衬。
(15)化纤面料(Gambrelle):一种合成的化纤面料。主要功能是具有防霉、卫生、耐磨等特性,可迅速吸收脚汗及气味,挥发快,足以保持脚面的干爽。主要用于高山登山靴里衬。
(16)化纤面料(Verrigo Grip): 一种合成的化纤面料。主要功能是具有防霉、卫生、耐磨、排汗强等特性。较Gambrelle面料相比,其柔软性更胜一筹。除应用于登山鞋里衬外,其它户外产品也常应用,范围比较广。
(17)合成材料(Air Tech)一种合成材料,含有多种孔隙结构。主要功能是透气性能好、卫生、轻便。通常用于登山靴靴帮的内衬。
(18)合成材料 E V A(Ethylene vinyl acetate):一种合成材料。主要功能是重量轻,防滑、贴脚、减震。能对足部形成良好的保护。主要用于登山鞋的内底或鞋垫。
(19)合成材料)(Polyurethane):一种合成材料。主要功能是强度大,抗压性好,减震、耐磨。主要用于登山鞋的内底或鞋垫。
(20)橡胶材料(Vibram):通常具有深且间距宽的鞋底凸纹。主要功能是高贴地性,轻巧、耐磨、防滑、减震性能强。主要用于中高档登山鞋的外鞋底。简易测试:鞋底部有Vibram八边形明黄色标志,颜色鲜艳,做工精细为正品。
(21)橡胶材料(Clinger Rubber):采用天然橡胶一体制成。主要功能是抓地性能出色;最大爬坡度达到50度;耐磨性能强;对于光滑岩壁、恶劣地形都能从容应对;性能稳定;在零下30℃条件下也能发挥可靠而稳定的性能。主要用于中高档登山鞋的外鞋底。
掌握了各种装备的面料成分,接下来就要好好认识一下,每次出行我们所需要的装备了。
这里所列的所有装备并不代表你需要全部购置,你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逐步增添和组合。当然碰到慷慨大方的领队或驴长,可以考虑借用、共用方式,或者出行时向俱乐部通报你的装备情况,采取租用方式,对新手或部分晋升为专业人员来说,都是一个省钱的好办法。只是方不方便就看个人感受了。
山东莱阳千树万树梨花开
16 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