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

难以摆脱的恋母情结

难以摆脱的恋母情结
——周星驰电影揭密



周星驰出身平民,成长于单亲家庭。他在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1983年结业成为无线艺员。一路拼搏至今日,成为巨星,以至于网络人士提出“没有周星驰世界会怎么样?”
周星驰,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1962年6月22日出生于香港。周星驰从小生活在市井平民人家。自幼父母个性就不合,还曾在家大打出手,最后终于离婚。但这些不愉快的事,并没有对他的成长过程产生多少负面影响。周星驰跟着母亲和外婆长大,他甚至觉得这样的经历多彩多姿:
“在单亲家庭长大,我并没有感到有阴影。我的成长期好开心,节目很丰富,每天去公园练武功玩……好像都没有时间找阴影!”
即使如今片酬早已超越千万港币,周星驰还是跟老妈凌宝儿住在一起,连内衣裤都还是交给妈妈打点。有人甚至推测周星驰迟迟不结婚,就是因为他坚持要跟母亲同住。不过,不管众说纷纭,说周星驰事母至孝,没有人会否认。
周星驰的喜剧感,连美国好莱坞都大为赞叹。但这位喜剧鬼才却说,他的艺术细胞是得自于母亲真传。
他对母亲赞不绝口:“我阿妈,很有艺术细胞,文化气息重,诗词歌赋无不通晓……”
关于父亲,周星驰说:“我以前见老爸的时间较少,不过近期接触多了一些,我觉得老爸也很幽默很好笑!总之,父母两个人,各有特色啦!”



上面这一段文字当然来自网络,不过有一些词汇特别希望大家了解:单亲家庭、与母亲同住、对母亲赞不绝口……在结合周星驰的电影特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特别异样的结论——周星驰有很深的难以摆脱的恋母情结。换言之,周星驰有乱伦恐惧,表现这种恐惧,是周星驰电影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正是通过这样的表现,他的情结在逐渐化解吧,也许正是他不自觉的认识,从而给了我们解读这种心理情结的机会。
为什么孔方兄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还是从电影《长江7号》说起吧。这是一部同样演单亲家庭的电影。作为一个民工的周爸爸,却供给儿子读贵族学校。影片里虽然没有写出小孩的妈妈,但周星驰却无意中透露了他自儿时就潜藏起来的情结——深深的恋母情结。影片里,周爸爸把周小狄关进一个柜子里,在那里,周小狄第一次见到了卫星狗宝宝。不过,卫星狗宝宝似乎是被一个圣母一样的女人装上电池的。这情节就是恋母情结的体现。同时,藏在柜子里,本身就是深深的恋母情结的意象——壁橱、柜子等意象往往与恋母情结有密切的关系。
看到周爸爸把儿子关进柜子的时候,孔方兄心里咯噔一下,他立刻意识到,周星驰是不是深刻的恋母情结呢?于是查找百度,果然找到了上面这一段写周星驰家庭的文字。
好,我们接着聊周星弛的电影。还是从最有名的《大话西游》说起。这部经典电影意象丰富,是历来学习意象对话必不可少要分析的电影。电影讲的就是一个恋母情结儿童如何成长的故事。观音,在电影里就是一个母亲意象,水帘洞其实就是母亲子宫的象征。强盗至尊宝见了春三十娘无意中的垮裤子、小弟弟部位着火等细节,无不带着这样的恋母情结极端化的表现——乱伦恐惧。
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所有的女主角都是极有个性的,但很少有漂亮的。从莫文蔚到张茵,以及《功夫》里的包租婆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对是这些女人的个性和外表。《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后宫佳丽群像也无不打上了这样的烙印。周星驰应该是特意这样安排的,不过这里的“特意”却泄露了他的恐惧。他难以摆脱的恋母情结导致了这样的选择,他在丑化这些女人的同时,满足了自己出了母亲外没有美女的潜意识愿望——也许周星弛的母亲本人就不是特别美貌吧——甚至我们怀疑周星弛的母亲本人姿色平常。
靠出演48部喜剧电影,积累了上亿身价的周星驰绯闻不断,但他一直没有结婚,对传言和媒体的置疑,他也是一笑了之,并不回应。电影频道在评价周星驰的电影艺术时,特别指出了周星驰丑化美女的意象,却没有找到根本的理解,现在,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一切都是因为周星驰那难以排解的内心恐惧——乱伦的恐惧。

香港大学等3所大学进入全球50强

  据新华社电 刚刚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佳大学排名2008年”显示,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首次同时闯进世界50强,分别排名第26、第39及第42位。

  美国的哈佛大学及耶鲁大学分别蝉联全球第1及第2位,去年与耶鲁并列第2的英国剑桥大学及牛津大学,今年则分别排第3及第4位。北京大学排名第50位。日本东京大学排第19位,再次成为亚洲第一,京都大学及大阪大学则分别排第25位及44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排第30位,韩国首尔大学并列第50位。

留美读研:揭秘九大容易就业的专业

  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院占据了世界高校专业排名前列的半壁江山,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留学渠道,然而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发展前景也大相径庭。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专业?这里,资深美国留学专家林盛指出,第一,要与自己的兴趣与专长相结合。第二,选择的专业要一定程度符合就业市场需要。从前有些家长与学生有个误区,认为学一个“好出国”的专业,到了美国自然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得好起来,这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在中国难就业的专业,在美国同样难以就业;在美国容易大展宏图的行业,在中国一样容易大有作为。

  林盛以对留美学生的观察与统计得出了对各专业的看法,可以看出,容易在美国就业的也多数都容易在国内就业:

  容易就业的专业

  ●物理学:属于好出国的专业,各大美国研究生院物理人才短缺,因此也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但是物理专业学生出路堪忧。学习理论物理的优秀学生,如果数理基础很好,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选修些金融课程,毕业后可以去金融机构做数量分析,年薪可达15万至30万美元。如果想钻研学术的话,物理学教授一般都需要1至2轮博士后经历,还要有学术界的人脉,过硬的研究文章。物理学一些领域的学生还可去GE等公司的基础研究部门,年薪7万以上。

  ●化学:也是好出国的行业。就业前景在美国相当不错。其中,有机化学最容易进大的制药公司,如辉瑞,礼来等,博士毕业起薪可达8万至9万美元,硕士起薪约5万至7万美元。但是有机化学比较对身体有害,同时为了去好的制药公司,读书期间要注意积累很多技能,如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认识行业内人士等。分析化学同样可以去制药公司,分析仪器公司等。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就业稍微窄些,但是化学整体上不错,因为化学化工产业比较成规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学人才,如杜邦,陶氏化学,GE,英国石油,壳牌,爱克森美孚等。

  ●数学:比较好出国,而且就业前景很好,将来可去金融,保险,银行,地产,信用卡,制药等行业,博士年薪在8万至15万美元以上。优秀的数学博士很多可以不用做博士后就直接做助理教授,一切在美国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统计学:就业前景好,可以去制药、咨询、金融等行业,硕士年薪在6万至8万美元以上。

  ●计算机与电信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很多,多数就业形势都不错,如软件,数据库,网络,硬件,芯片,无线通信等,即使是很理论的行业,就业前景都不差。 IT业是成熟的规模行业,可吸收大量优质人才。一般博士毕业多数去大公司做科研,年薪10万美元。硕士毕业做开发人员的多些,年薪5万至8万美元。 IT业仍然是美国理工的主流,麻省理工本科与研究生里,50%是ECE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工程学:多数在美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中,生物医学工程,电信/计算机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机械工程,化工,石油比较好就业,而土木,材料,核能,航天等比较难就业。美国基础建设项目很少了,而核能,航天等专业有国籍的限制,这些专业的学生多数靠自己的工程与计算机背景找到了与IT相关的工作。美国顶级的工科学生有时候不一定会做工程,而是选择做工业投资,风险投资,发明投资之类的,收入会高很多,可达15万美元以上。

  ●会计学:很好找工作,但是企业里的工资不高,约4万至5万,做审计的工作稍微高些。

  ●经济学:就业前景不错,中国社会比较尊重经济学家,回国做教授工资比别的专业高一大截,甚至几倍
不容易就业的专业

  ●心理学:学生主要走学术道路,要成为心理专家,需要非常高的语言能力。

  ●社会学:就业前景尚可,学生要注意积累统计功底,如果不能去咨询公司也能靠统计学找到工作。

  ●政治学:就业前景在美国不好。顶级学校毕业的回国倒是很好,可进政策研究所,高校,政府机构,NGO(非政府机构,如欧洲美国的某基金会),还有去联合国驻中国机构的。

  ●历史、人文等专业:工作机会很少,美国人本科学历史与人文的,研究生很多都读法律、经济去了。中国学生读完博士的基本都要走学术道路,而文科的科研经费少,教职也少得多。

  ●法学:中国人即使美国法学院毕业,英文能好到上法庭的也并不多。经济学金融学功底好的可选择做公司并购,IPO等业务,收入会很高,超过20万美元。很多人选择做移民律师,给中国人办签证与绿卡,收入会少些,10万美元左右。而能应用自己理工知识做专利律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MBA与商学院:中国学生毕业多数去金融公司与咨询公司,美国学生因为英文的表达能力好,很多选择去公司做管理。读商学院一定要读好学校才不会浪费学费和时间。

  专家提醒:对于在美国就业来说,中国学生适合于学技术含量高的,数理成分高的专业,而各行业的销售与市场方面,美国人有很大语言与人脉优势。如果是回国创业或者工作,那又是另一回事情了。在美国,不同专业的收入差异是巨大的。而转专业对于家庭财产有限的中国留学生是一个艰苦抉择,需要忍受巨大压力与长期寂寞的历程,而一味跟风热门专业风险也是巨大的,有时候坚守自己的初衷也是一种勇气。